close

天文迷要注意了,台北市立天文科學教育館指出,今年的象限儀座流星雨,活躍期間將持續至五日,國際流星組織(IMO)預測極大期發生在四日14時40分,預計條件最佳的狀況下,流星數量最多時可達每小時(ZHR值)120顆。


 象限儀座流星雨最早在一八二五年被義大利天文學家觀測到,直到一八三九年才確定這是每年都會固定出現的流星雨。


 天文館指出,五至六日恰好是塔托彗星(8P/Tuttle)最亮的時候,位在白羊座與雙魚座之間,亮度約為5.7等。


 另外在鄰近的英仙座中,則有著荷瑪彗星(17P/Holmes),亮度約4等,入夜後,這兩者都在天頂附近,午夜左右西沈。因此在上半夜等待象限儀座流星雨的時候,不妨帶支雙筒望遠鏡或小型望遠鏡,觀賞這兩顆彗星。


 天文館表示,彗星與流星不是相同的天象。彗星是真正的天體,冰雪與塵埃集聚的外層包覆著岩石核心,繞太陽公轉;更靠近時,受太陽風的影響形成彗尾,此時整體的形狀才像是大家熟知的「掃帚星」。


 在地球上觀察,彗星會慢慢移動,以肉眼觀察,幾分鐘到幾小時之內,位置幾乎沒什麼變化。


 流星則是太空中的塵埃或小石頭,落入地球大氣的過程中,與空氣碰撞摩擦生熱而燃燒的現象,並不是真正的天體。灰塵顆粒不大,通常每顆流星,所持續的時間僅幾秒到1分鐘左右。
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cola7873 的頭像
    cola7873

    PIXNET邦*㌰可樂

    cola787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